紧急提醒!美国海关严查这个标识(MADE IN CHINA)!不达标将无法通关!
最近,美国海关对出口美国产品的原产地标识的查验率又上升了!如果被海关查到未贴原产地标识的,极大可能导致货物被当地海关扣留或退运。据了解,美国海关针对进入美国市场的产品,一向都有要求在产品上标识产地,这里特别提醒一下,不仅仅在外箱上,箱子内的每个产品上都要贴上“MADE IN CHINA”标签。只是近期随着特朗普签署了遏制售假备忘录,美国海关的查验率又有了上升的趋势,对原产地标识的要求更为严格,特别是针对没有贴原产地标识或者品牌侵权高发的产品,诸如鞋子、服装、玩具,儿童用品等。
补贴“MADE IN CHINA”费钱又费时
通常来说,绝大部分卖家,都会在产品的SKU条码上,打上MADE IN CHINA,但是,也有部分卖家会忽略这个信息。如果被美国海关查到,产品需要在补贴MADE IN CHINA的标签之后,方能进入美国。而在美国查验场的保税仓库,贴一个MADE IN CHINA的标签,基本上都是按USD1/个产品起跳,真是费钱又费时!如果碰到查验,CBP不仅要求卖家补贴MADE IN CHINA标签,而且在补贴之后,卖家还要将贴好之后完整的照片发送给CBP。货品得到确认后,方可安排转运,进入市场销售。这无疑增加了卖家的成本,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时间上的。
“MADE IN CHINA”标签真的如此重要吗?
关于产品原产地标签的问题,就其重要性与可信度上,BOF报道了Exane BNP Paribas与Contat Lab的研究成果。研究表明,诸多许多国际知名品牌,如Chanel、Dior及Coach等对产品的原产信息介绍都很少,消费者也无法查询到购买的产品是否就来自于品牌创始国。虽然大家都知道公开原产地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安全感,更能刺激消费,可真正这样做的品牌还是不多。这种对产地信息持模糊态度的做法,就像广告,多少带着迷惑与欺骗的成分。但也不是不能够理解:比如现在对在中国市场拥有不少粉丝的Coach,完全追究起来的话,恐怕他的不少产品都要贴上“Made in China”的标签。但到那时候,你还会买吗?
贴“MADE IN CHINA”从什么时候开始的?
至于具体的时间,也没人说得清楚了,应该是中美关系开始紧张、南海说要开战的时候。而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,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:有部分卖家的货品在贴了MADE IN CHINA标签之后,差评数却不断增加。事实上,这也怨不得别人。在过去的十几年间,中国制造以“Made In China”的标志走到了世界的前沿。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,中国制造的传统优势已经逐渐被取代,不仅成本也越来越高,有的不良厂家为了争得外贸客户,竟然利用欺骗手段,以次充好。这也是导致中国制造的产品出现部分差评的原因之一。
贴“MADE IN CHINA”不要抱侥幸心理
贴原产地标签是常识,正常外贸的产品都是要注明产地的。这个规定也不是近期才有,只不过这段时间美国海关查得紧。有一段时间,没有贴MADE IN CHINA标签的货物也享受了非常理想的时效签收,那是因为海关没有查严、没查到,所以没出什么大问题。一旦被海关抽查到没贴“MADE IN CHINA标签”,货品就会当场被扣留,导致卖家原先承诺给客户的时效延误,客户必然怨声不断。既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不是个例,也不在少数,大家还是按要求贴标签的为好,千万不要嫌麻烦。
贴“MADE IN CHINA”的具体要求
出口至美国的产品主要有6种“原产地标签”的标识方式,包括缝制、印刷、印刻、喷印、粘贴式标签、吊牌。根据货物类型的不同,会匹配不同的标签方式。以下是美国货件贴“MADE IN CHINA”标签的具体要求:
① 无论是到亚马逊仓、海外仓,还是私人地址,都需要贴;
② 无论是走快递,还是专线,都需要贴;
③ 无论是产品,还是外箱,都需要贴。建议客户在打SKU产品条形码时一起打上MADE IN CHINA。
贴“MADE IN CHINA”的应对妙招
① 某宝上9块9包邮的2700个MADE IN CHINA标签,不妨直接定制。
② 准备一个印有MADE IN CHINA的章,直接盖在货物上。不过此法工作量有点大,只适合小批量货物。
③ 在打印SKU产品条形码的时候,在条码下面编辑一个MADE IN CHINA一起打印。
④ 虽然美国海关要求要贴标签,但对标签大小并没有具体要求,为了不让标签显得太扎眼,也为了省钱省时,标签可以尽量印小些。
当前,不止美国要求货品及包装上要有原产地标识,欧盟、中东、南美等地区也都有类似的要求。很多人不把这小小标签当回事,结果吃上了大亏:在丹麦、德国、沙特和南美国家,都曾发生过因MADE IN CHINA标签扣货、无法清关的问题,轻者被要求在海关重新安排贴标签,手续繁琐;严重的情况还可能会导致退货或者销毁!所以贴好标签,完全是为了避免货物扣关或退运导致的额外成本和时效延误,为了避免损失,还望卖家在走货前多检查。